2012 结年陈词

如果用一个字/词来形容2012年的话,我可能会用“不知道”来形容吧。
2012年飞逝,我在这366天的日子里,做了什么,完成了什么、什么事让我难忘、什么事让我伤心、什么事感到遗憾......我似乎,感觉不到什么的时候,2012就那么走了,回不来的这一年。

如果2010年是monorail,
2011年是KTM,
那么2012年是KLIA Transit,直通KLIA的那趟,没有停留直奔目的地。
那么1月1日在我KL Central搭上这趟快车,就快抵达KLIA的我,在2013年的开始,是不是应该买张机票,飞往一个名为“意义与梦想”的国度?

2012年,366天的日子,4年出现一次的闰年。
如今我坐在电脑面前,努力思考这年我活得怎样?什么事情可以让我提及?我绞尽脑汁,还是得不出一个所以然。所以这次我不打算回忆,我只留下现阶段的感觉和想法。

这年我的想法很多,好像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。
这次有机会出国闯一闯,看到了不一样的国度和不一样的生活习俗,我尝试融入一个新国家,最后却还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,不带走一片云彩。

思维改变很多,很多以前重视的人事物,如今对我来说只不过是轻于鸿毛。
对于以前执着的东西,我学会放开,并且释然。
我对于“朋友”这个词,有了重新的认识。
曾经喝茶和一个朋友聊起,那番话我一直无法忘记。
他说,有些朋友你和他一起出来喝茶吃晚餐聊天,回到家后会发现,我今天到底在干嘛?好像虚度了几个小时的时间,在聊着一些无意义的事情。简称浪费时间。
和有些人的聊天,会让你受益,或是被安慰,或是被激励。让你喝茶回家后,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。
那天和他的聊天,对我而言是后者,对他而言就不得而知了。
而我之非常认同那番话,因为我的确有过两种感受。
所以,我会变得很沉默很沉默,当前者事件发生的时候。

你说我自私?是吧,真的很自私。
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里面我自认对朋友我上心得很。
打个比喻,我付出了100%的真心,我不期望对方同样给予100%,尤其是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同等代价这个道理。
可我这100%最后变成了理所当然,最后连声谢谢都得不到的话,那我为什么还白白送出100%?
我不是笨蛋,所以我不再盲目付出。

 学生阶段在10月份正式脱离,如今我是工作社会的一份子,最终逃不过9点上班6点下班的命运。
 踏入社会的不只是自己,还有你身边的朋友。
最近10个朋友里面至少有一个人会进入一个“A”开头的直销。
所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剧增,手法厉害的是在默默为你洗脑。
我曾经到过他们的“sharing talk”,我抱着冷眼旁观的心情看着他们互相激励。
或许一下这番话会得罪不少人,
可我在想,现在你们的直销让你身边的朋友远离你,出现在你身边的是另一群和你一起朝着“你们的梦想”的同一群人。如果有一天有了利益冲突,那么那群互相激励,说好互相帮忙的“朋友”那时会在哪里?
当然不否认也许可以找到知心朋友。
可我想说的是,我明确表态过我没兴趣的话,你是不是也应该知趣些知难而退呢?

最近和另一个朋友谈论起梦想。
我也很喜欢和他聊天,他是我刚刚说的后者关系。
我们都认为,钱不应该占据整个人生。为钱忙一辈子的人实在太多,可也不是不对,只是立场不同。
我们喜欢便赚钱,便享受生活。
很多事情只能年轻才做。
我的目标是意义和快乐。
有钱不等于快乐,对我这种怕麻烦的人,太有钱我反而会更烦恼。钱对我来说,够用就好。
快乐可以很简单,可以很复杂。有时店员微笑对我说声谢谢,即使我两手空空出来,我也可以觉得很快乐。
有时看到一群小朋友互相玩耍,我也觉得可以很快乐。
快乐的定义在于自己。或许对有些人,有钱=快乐吧。

快乐与意义,是我给我自己设下的目标。
很抽象的目标,可以很简单,可以很复杂。
有意义的人生,我希望可以帮别人寻找快乐,寻找梦想。
或许我成为不了伟大的人,可还是希望能有些事情贡献给这个社会。
这个社会,太过冷血,太过无情了点。

最开心的,是我终于不再是负担。

PS:比起前面几年的“结案陈词”,今年的似乎比较沉重些。如有得罪,敬请原谅。
祝大家新年快乐,设下新目标,重新出发。

1 cutie' comment (Yes! is U!!!):

anna

有我就安好。娜娜